全球贸易风波再起!WTO总干事推动诸边改革应对多国关税新挑战

2025-10-07 21:52 75

编辑:X

9月,日内瓦,WTO总干事恩戈齐·奥孔乔-伊维拉在公开通报里说,全球贸易像是“不稳定均衡里的稳定核心”。听着别扭,但意思很直白:外头风很大,里头还在运转,只是随时可能被冲散。

先看现状。大头商品贸易,还是在最惠国关税这条老路上走,规矩没换,合同照签,货也在走。说明多数成员还愿意坐在一张桌上,把账算清,把货送达。

但另一边,关键玩家加码很猛。美国今年把部分对华关税再抬高,电动车税率提到100%,太阳能电池到50%,部分半导体到50%(分步生效),钢铝也加压。这不是小修小补,是动刀子。企业的成本核算、供应链的排布,跟着全变。

需要说清的是,一些机构给出过“若把已宣布与推进中的措施都算上,贸易加权平均关税会冲高”的测算,那是模型场景,不是既成事实。数字有争议,但方向明白:加税广、力度大、持续久。

市场没发呆。中美双边走弱,中国的货更多转去东盟、中东、拉美,欧洲也在找替代来源和备选供货。航运、保险、结算都跟着挪位置。钱和货会自己找路,这就是韧性。

同样的韧性,还体现在预期的修正。年初不少机构看跌,觉得全年全球货物贸易可能小幅收缩;到了年中,数据比想的硬,预测转为小幅增长。增速不高,但说明断崖没出现。

可别高兴太早。这套“稳定核心”本身有老毛病。WTO的争端解决“上诉机构”自2019年12月起就停摆,案子只能打一审,很多判决“落不下地”。规则在,压不住,震慑力就弱。

规则册也旧。WTO的大部分条文来自上世纪90年代,那会儿没人工智能,跨境数据流也没这么大。结果就是,遇到数字贸易、算法、数据本地化这些新问题,现有条文像查旧黄历,解不了新题。

内部还在吵。有人说补贴太多有人抢不到公平的赛道,有人说透明度不到位,有人说对最弱的一些成员保护不够。再说农业,公共储粮、农补的争论年年有,卡在规则缝里出不来。

“对单一市场过度依赖”的担心也在加深。很多国家对美国这个终端市场太依赖,一旦美国临时改规矩,订单、就业、汇率全被牵着走。因为这个,大家都在谈“去风险”,想分散出口篮子。

宏观层面,政策不确定在啃投资。企业不知道明天还会不会加新税,最稳妥的做法就是先不投。美国和欧洲的设备更新、绿色转型项目,都被拉扯。投资一慢,生产率难提,这是后劲问题。

历史给过教训。上世纪30年代大家互相加税,结果是你来我往的伤人又伤己。这回好在多数成员克制,没有全面报复,没有一轮高过一轮地封堵,全球供应链虽绕路,但没大面积断。

出路在哪?伊维拉的思路很实际:先把能动起来的动起来。共识难,就走“诸边协议”——愿意的成员先把数字贸易、投资便利化等新规则谈出来,开放式加入,成熟一个推一个。

这路子其实已在跑。服务业国内规制的诸边成果落地了,投资便利化文本有了雏形,电商暂免关税的“暂停征收”在阿布扎比部长会上续到了2026年。欧盟、巴西、中国等一批成员还用仲裁搭了个临时上诉台,先把争端“接住”。

中等体量的国家也在出力。新加坡推动数字经济伙伴安排,阿联酋把部长会办起来、当撮合者,阿曼、智利、哥伦比亚这些都在细分议题里当牵头人。不是下大棋,是把具体事一件件往前推。

别忘了WTO的底色,不只是关税。食品安全、动植物检疫、知识产权、原产地规则,这些共同标准让企业能预判,让小国也能据此维权。守住这些底线,再往上添砖加瓦,才有劲儿。

傍晚的日内瓦,万国宫外的风有点凉,一位代表拎着厚厚的蓝皮文件夹,停在走廊尽头的咖啡机前,低头在手机上对着本国首都发语音:明天我们先把电商条款的段落括号去掉。谁来把最难的争端改革句子敲定?

意昂体育介绍

产品展示

新闻动态

意昂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