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香港维多利亚港外海掀起一股炽热的爱国浪潮。当国产航母山东舰编队缓缓驶离香港水域,数百名市民自发登上西贡玉桂山巅,以最质朴的方式向这支"移动国土"致以崇高敬意。渡轮悬挂的"山河无恙"巨幅标语与山海间此起彼伏的欢呼声,共同谱写了一曲血浓于水的家国情怀。
一、山顶成红色海洋:市民冒雨见证历史时刻
清晨6时许,玉桂山观景台已挤满举着国旗区旗的市民。76岁的老渔民陈伯特意从筲箕湾赶来:"小时候只在画报上看过军舰,今天亲眼见证国家重器守护香港,值了!"随着山东舰轮廓在海天线上愈发清晰,人群自发形成人浪,手机闪光灯如星河般闪烁。
现场可见全家出动的市民群体:父母将孩子扛在肩头,年轻人架设专业摄影设备,甚至有坐轮椅的长者坚持到场。港大历史系教授吴明德感慨:"这不仅是军事展示,更是一堂生动的国民教育课——让年轻人直观感受国家强大的意义。"
二、"山河无恙"背后的深意:从战火到盛世的情感共鸣
多艘渡轮悬挂的"山河无恙"标语成为焦点。策划者之一的"香江青年会"负责人林晓彤揭秘:"这四个字源自抗战时期的军民口号,今天我们赋予它新内涵——航母守护的不仅是海域安全,更是700万香港市民的岁月静好。"
社交媒体上,#山东舰与香港同框#话题迅速破亿。网友"港漂小琪"晒出照片配文:"站在山顶看舰载机起飞时,突然想起爷爷说的‘有海无防’的屈辱史。如今我们有了自己的航母,怎能不哭?"这种跨越代际的情感共振,让送别活动超越地域局限,成为全体中国人的集体记忆。
三、军事专家解读:山东舰访港的三重战略价值
海军退役少将尹卓接受专访时指出,此次访问释放三大信号:
1. 技术自信:首次向公众展示电磁弹射等核心技术进展
2. 战略布局:凸显南海-台海联动防御体系
3. 情感纽带:通过"可触摸的国家实力"增强港澳同胞归属感
值得关注的是,编队中的055型驱逐舰南昌舰特意保持低速航行,方便市民拍摄。军事评论员宋忠平评价:"这种人性化安排展现大国海军的自信与温度。"
四、从鸦片战争到航母时代:香港与祖国命运的百年交织
在送别人群中,历史学者马楚坚指着远处九龙炮台遗址动情地说:"1841年英军就是从这里登陆,今天山东舰在此巡航,恰似历史最有力的轮回。"这种时空对话引发强烈共鸣——当舰载直升机掠过狮子山时,山顶爆发出的"中国加油"呐喊声浪,与百年前抗击外侮的怒吼形成震撼呼应。
当山东舰编队消失在南中国海的暮色中,玉桂山上的人群仍久久不愿离去。有市民将矿泉水瓶抛向海面,瓶身贴着的便签写着:"以吾辈之青春,护盛世之中华。"这场持续6小时的民间自发送别,恰似一面多棱镜,折射出香港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清晰轨迹——从殖民时代的海防前线,到新时代的航母后盾,这片土地与祖国命运始终同频共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