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导弹驱逐舰在我国南海无遮掩,一枚导弹显露其全面消灭的危机

2025-08-12 05:22 140

从7月下旬开始,印度海军的“德里号”导弹驱逐舰(INS Delhi)竟闯入咱们南海,还跟菲律宾海军在海域进行联合军事演习。可是,有个菲律宾的记者拍到的视频却让印度军队的小尴尬藏不住,记者发现,印度军舰上的八联装“布拉莫斯”反舰导弹发射器里,居然只装了一枚导弹,其他的发射口都空空如也。这一幕,让人忍不住觉得,印度军舰到底是来搞演习的,还是就是来南海钓鱼、溜达的?

更搞笑的是,菲律宾媒体原本打算炒作“印度挺菲抗中国”的新闻,谁知道视频一曝出来,评论区全炸窝了:一枚导弹也敢来闯南海,是不是喝多了恒河水啊?

印度海军远赴南海的那支舰队,包括“德里”号(6200吨)、“基尔坦”号护卫舰(2500吨”和“沙克蒂”号补给舰,合起来总吨位超过4万吨。这都被印度媒体吹得天花乱坠,好像成了“南亚力量的投射”。

说起来,印度的那支舰队看似规模庞大,其实暗藏不少难题。

比方说,印度的旗舰“德里”号导弹驱逐舰到处都是锈迹,一看就不新鲜。当它出现在我们南海海域的时候,很多军事分析人士就眉头一皱。这艘排水量达到6200吨的驱逐舰,年纪相当大了,整体状态就像一位步入暮年的武士,明显有点疲态。

印度那艘气派的导弹驱逐舰啊,在南海执行可能挺危险的对抗任务时,反舰导弹发射装置竟然差不多“光屁股”露出来了。这一幕,背后揭示出的问题,可真不少让人担心。

这可不是偶然的失误,而是印度海军导弹短缺问题的冰山一角。

你瞧,印度的布拉莫斯超音速导弹,号称是他们的“明星装备”,年产量也就50到60枚左右。这个产量,要平均分给海军、空军和陆军三大军种,简直就是杯水车薪。每个军种都盼着能多分点,可实际上,导弹的数量根本满足不了部队的训练和作战需要,情况是真的挺令人担忧。

到了2025年印巴军事冲突的时候,印度为抢占战场优势,几乎把所有的家当都搬出来了,连续发射了大约100枚布拉莫斯导弹攻击巴基斯坦境内的目标。这堪比把两年产量都用光,可实际突防成功率只有10%(巴方说拦截率达90%)。好几枚导弹还偏离目标,误入了阿富汗,被巴方调侃为“布朗运动弹”。这样一来,印度海军的导弹储备也是一下子见底了。

印度军方打算到2025年达到每年生产100枚反舰导弹的目标,但是,才在3月启动了一个耗资4亿美元的新工厂项目。考虑到印度目前的基础设施水平,从动工到正式投产,至少得等到2030年才能出货新导弹。这就是说,在接下来五年里,印度的反舰导弹总量估计不会超出300枚,一旦碰上战事,也无法支撑一场中等规模的海战。

布拉莫斯导弹是由印度和俄罗斯联合研发的,名字是从中印边境的布拉马普特拉河和俄罗斯首都莫斯科的前两字拼凑而成。虽然说是“印俄共同研发”,但是核心零部件还得靠俄罗斯进口。如今俄乌冲突那么激烈,俄方优先保障自己的军事装备供应,能否满足印度的生产需求成了个大问号,这也限制了印度导弹的产量上升空间。

除了导弹这块,印度这次派到南海的舰队也是麻烦不断。

这支印度舰队由6200吨的“德里”号、2500吨的“基尔坦”号护卫舰、以及“沙克蒂”号补给舰组成,还把从印尼拖来的4600吨“萨特普拉”号护卫舰和刚刚在2024年服役的“协调员”号调查船都拉进来了,平均舰龄超过20年。看起来简直像个“海上古董展”。在那复杂的南海水域执行任务,随时可能遇到各种技术问题和安全隐患,可印度国防部倒是不担心,嘴里还豪爽宣称此行是为了“维护航行自由”。不过要是真的在南海遇上技术故障,发动机啃不动了,不知道还能不能平安驶回印度本土去。

印度在南海搞的这番“秀”,不仅没达到吓唬人的效果,反倒把自己的短板给显露得一清二楚。无论是导弹生产不够厉害,还是舰队老旧落后,这都说明印度在推动军事现代化的进程上,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在现如今的国际舞台上,军事角逐变得越发激烈,没有雄厚的经济基础作后盾,任何想要扩展野心的打算都只能是海市蜃楼般虚幻。

要是印度携带一枚导弹闯入我国南海,一遇到突发状况,那舰队可就有全军覆没的危险,不知道他们会不会心里发怵、长点记性。

要是在国际舞台上想站稳脚跟,印度得踏实点,努力加强自己的军事技术开发和装备改善,而不能靠一些虚拜高调的动作,跑到我们南海来刷存在感。

在我们中国的家门口南海海域,凡是试图搞事、挑衅的行为,最终都跑不掉失败的结局。这次印度海军到南海玩,基本上就是一场迟早会被打脸的闹剧。

(夏安文)

意昂体育介绍

产品展示

新闻动态

意昂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