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战非的名字,这两年在短视频平台上其实不难遇见。他的视频风格,常常夹杂着自我调侃和碎碎念,粉丝动辄几十万,但大多数观众也许并不知道,这些账号背后的运营和企业体系,正悄悄经历着剧烈的波动和变动。最近一次无形的冲击,是他的抖音和小红书账号突然被禁止关注。极少有人在刷屏时细究这背后缘由,大多数只会划过去,但对于蓝战非个人来说,这一动作其实远不只是个按钮暂停那么简单,而更像一根冷冷的信号棒,把他的流量帝国重新敲打成一堆散落的碎片。
还是要回溯到年初,那会儿他的长沙辰光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就已经发布了注销公告。再往后,长沙战蓝网络科技有限公司、长沙仓鼠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天津市滨海新区云账户蓝战非文化传媒工作室也陆续走到了注销的节点。企业注销的操作,在行业里并不是罕见,但如此密集、如此集中且高频地完成,一定与个体命运和大环境有关联,或许跟内容管控、资金链、平台规则变化都有关系。不过,从表面看,蓝战非名下挂着7家企业,仅剩长沙蓝北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还在正常运营状态。遗憾的是,这家公司也因为年报未公示,今年7月被列入了经营异常名单。企业年报,相当于公司年度体检,年年要报;但在现实中,许多中小微公司一旦业务萎缩、核心团队离散,年报也就成了被动拖延的证明。
追溯其中的公司关系,背后的MCN机构“白昼互娱”、和被介绍多次的长沙市云瑶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其实形成了一个较为专业的内容分发体系。云瑶文化的全资控股方是湖南纵娱文化传媒,法定代表人徐亮,注册资本100万人民币,成立于2022年10月。冷门一笔:三年内,无一员工参保——这一现象,在新兴内容创业公司里更像标准操作,团队多以兼职、外包为主,社保成本能省则省。可这种结构之下,人员流动性异常剧烈,企业经营的稳定性也相应变得脆弱。
企业注销、经营异常、社保挂零,一连串数据的背后,把蓝战非内容帝国光鲜之外的另一面呈现出来。内容创作者跟企业经营者,是同一个人的不同面孔。在生活场景里,他可能还是个抱着手机苦熬选题、拧咖啡杯的普通人,但在专业层面上,他要应付股权变更、税务报告、年报申报和广告检查。就像七月的那次官方广告行为检查,登记的经营场所竟然无人接听联系,折射出远超内容生产本身的经营压力。有时候,经营异常不仅仅关联罚款或者信用扣分,更可能导致企业账号不可用,产品合规性受限,乃至公司未来业务全面暂停。
在短视频浪潮下,MCN公司曾是最热门的创业赛道,但行业爆发带来的,是监管升级、淘汰加速。许多内容企业一年内注销、重组,部分业务外包给第三方,法律合规变成必修课。甚至注册公司时,经营场所一度被用作虚拟地址,业务其实在“云端”完成,办公室只是纸面材料。冷知识一笔:部分地区市场监管部门会突然抽查实际经营情况,对于“无法联系”的公司,直接一纸通告列入异常,而这条记录可能跟企业主个人征信挂钩,后续身份认证、开新公司都受影响。
在创作者本人的心理流里,账号封禁、企业注销、合规检查这些外部事件,远不如每一次内容掉粉来得焦灼。但这是行业真实的底色。蓝战非如今的路径,不只关乎内容质量,更是一层社会与商业环境的微缩投影。没人知道明天还能不能恢复关注按钮,也没人知道下个注册资本的十万元,能不能支持一次新的尝试。最底层的“数据”,藏着太多人夜晚的决策。
那天的办公室,没人值守,登记门牌后只剩落地钟滴答。手机上闪烁一条新的取消关注通知,风在长沙的巷口穿过,下一次短视频起潮,可能要等某个人,深夜里读完自家年报,再重新打开那扇虚掩的小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