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壁老美一艘船的钱,够我们哥几个从头再来搞三艘了,还带找零。这事儿想想就挺来劲的。”
话糙理不糙。当“福特”号那超过130亿美元的账单还在国会山扯皮的时候,福建舰,那艘8万吨的大家伙,已经一声不吭地离港,奔着南海去了。没什么盛大的仪式,水线上划开的波纹,却比任何礼炮都响。
很多人都快忘了,我们这条路是怎么走过来的。2002年,“瓦良格”号被拖回大连港时,那可真就是一堆锈迹斑斑的废铁,连乌克兰人自个都觉得这玩意儿没救了。我们硬是花了整整十年,像绣花一样,把它从里到外翻了个遍,才有了后来的辽宁舰。那十年,是埋头干活,是把别人的技术嚼碎了咽下去,过程什么滋味只有自己知道。
有了辽宁舰打底,山东舰的出生快了不少,七年。现在,到了福建舰,这个周期又被压到了六年。十年,七年,六年。这不只是数字的变化,背后是整个工业体系被激活后,那种近乎野蛮的生长速度。有些事,一旦开了窍,就再也刹不住车了。
美国海军那些年在干嘛呢?他们大概是太久没有对手,日子过得有点松懈。苏联没了,“乌里扬诺夫斯克”号的龙骨被切割变卖,他们成了这片大海上唯一的玩家,一玩就是几十年。人呐,一安逸就容易出问题。内部的利益集团开始疯狂争食,把新一代航母搞得一团糟,成本失控,战力迟迟配不齐。一种独孤求败后的茫然,让他们自己绊倒了自己。
所以福建舰的出现,就显得特别不是滋味。它身上那几条电磁弹射轨道,看着不起眼,但那玩意儿,几十年来可是人家的独门绝技,是顶级俱乐部的会员卡。现在,我们自己把卡印出来了。这事儿的冲击力,远比一艘船本身要大得多。
更有意思的是它往哪儿去。按常理,新航母总得在太平洋这边先混个脸熟吧?可它偏偏一路向南。这就让人不得不琢磨,它的眼光,或许根本就没放在家门口。最近印度洋那边可热闹了,福建舰要是晃悠过去,带着满甲板的歼-35、空警-600,那给周边国家带来的震憾,可比什么防务展都来得直接。
说白了,这可能就是一场顶级的“路演”。歼-35的外销版不是一直想找大客户吗?你把飞机摆在展会上,参数吹得天花乱坠,都不如直接开着航母到人家门口,让舰载版飞几个高难度动作来得有说服力。这种把国之重器当成超级推销员的做法,不得不说,棋下得有点深。这艘船,它不光是战斗平台,它还是个移动的广告牌,一个会走路的实力证明。
这么看,当年055首舰南昌舰南下北上,探索一片片全新海域的举动,就像是为今天这一切做的预演。完整的经验,比什么都重要。等我们把大型弹射航母的建造、海试、部署这一整套流程都跑顺了,后续就是下饺子的事了。海外不是有消息说新的已经在造了嘛,甚至可能一次两艘。毕竟咱们有两个能造航母的船厂,这效率,别人还真比不了。
这盘棋,才刚开始热身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