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听说过“好心办坏事”这句话吗?最近特朗普就干了这么一件事儿,本想给俄罗斯施压让他们停火,结果人家不但没停,反而打得更猛了。7月30日,俄军一枚导弹直接炸了乌克兰的军事训练基地,200多人死伤,这下特朗普的脸可丢大了。
特朗普的“威胁”变成了“催化剂”
说起来也挺讽刺的,特朗普这人吧,一心想着拿个诺贝尔和平奖,所以一上台就开始琢磨怎么调停俄乌冲突。刚开始他给俄罗斯30天时间,让人家跟乌克兰达成停火协议,结果俄罗斯压根不搭理他。
这老哥也是个犟脾气,看30天不行,又改成50天。可你猜怎么着?俄军不但没停,反而攻得更起劲了。从最新的战报看,俄军已经拿下了新乌克兰卡、别立戈伊卡这些地方,把乌军的补给线给切断了,现在正从南北两面包围红军城。
红军城这地方可不简单,那是乌军在顿涅茨克的后勤中枢,要是这儿也丢了,整个乌东基本就是俄罗斯的囊中之物了。
特朗普一看急了,7月28日从英国回华盛顿的路上,又突发奇想把期限缩短到10-12天。第二天,也就是7月29日,他更是放出狠话:“要是俄乌还不停火,美国就要对俄罗斯征收关税了!”
俄罗斯的“硬核”回应
面对特朗普的威胁,俄罗斯的回应那叫一个简单粗暴。梅德韦杰夫直接就说了,特朗普这是在玩“最后通牒”的游戏,每次新的威胁都是“迈向战争的一步”。
话音刚落,7月30日俄罗斯国防部就发布消息:俄军向乌克兰切尔尼戈夫州发射了一枚伊斯坎德尔导弹,直接命中了一处乌军陆军培训中心。这一下子就造成了200多名乌军士兵死伤。
这招够狠的吧?用导弹来“回应”特朗普的关税威胁,人家俄罗斯是真的不怕你这一套。
泽连斯基的“大麻烦”
更有意思的是,就在俄军发射导弹的前一天,俄罗斯对外情报局爆了个大料:美英代表在阿尔卑斯山秘密会见乌克兰高层,商量着要“换掉泽连斯基”。
参加这次密会的都不是一般人,包括总统办公室主任叶尔马克、国防部情报总局局长布达诺夫,还有武装部队前总司令、现任驻英国大使扎卢日内。这些人凑在一起能商量啥好事儿?
早前就有美国记者爆料说特朗普考虑流放泽连斯基,让扎卢日内当总统。现在俄军又爆出这个消息,看来泽连斯基的总统宝座可能真的坐不稳了。
面对这200人的伤亡,泽连斯基到现在都没有回应,估计是被这连环打击给搞懵了。
前线士兵的真实写照
说到这儿,咱们得聊聊前线那些真正在打仗的人。7月30日,美国记者报道了一个让人心酸的消息。
一个代号叫“瓦西里”的乌军旅长说:“我们面临着灾难性的人员短缺,没人想打仗了……老兵还在,但他们已经疲惫不堪,需要补充,可是没有人给他们补充。我们也累了,每个人都厌倦了这场战争。”
“瓦西里”还透露了一个更让人意外的消息:他的旅已经有8个月没有增援了。面对俄军铺天盖地的无人机攻击,他们只能用最原始的办法——渔网来抵挡。
你能想象吗?现代化战争中,乌军士兵居然要用渔网来对抗无人机。有时候2名士兵要面对十几名俄军的攻击,迫击炮队不得不扛着30公斤重的弹药和设备徒步转移好几个小时。
好在他们还有个叫“巴巴雅卡”的四轴无人机能送点食物、水和弹药过来,不然连基本补给都成问题。
被掩盖的真相
“瓦西里”说了一句很扎心的话:“很多事情没有报告,也没有得到掩盖……前线缺乏关于真正军事问题本质的沟通。我们很少向国家汇报,我们的国家也没有告诉人民很多事情。”
这话说得够直白的,前线士兵的真实情况,后方的政客和老百姓根本不知道。那些坐在办公室里的大佬们还在那儿打嘴仗,而真正承受战争痛苦的却是这些前线的士兵。
更让人觉得不公平的是,这些冒着生命危险的乌克兰士兵,每个月只能拿到120美元的工资,而那些住在酒店里的美国顾问,每天就能领到2000美元。这对比也太鲜明了吧?
关税制裁的“笑话”
说回特朗普的关税威胁,这招其实挺搞笑的。为啥这么说呢?因为美俄之间的贸易额实在太少了。
2024年美俄贸易总额才30亿美元,其中俄罗斯向美国出口25亿美元的产品,从美国进口只有5亿美元。俄罗斯对美国的贸易顺差足足有25亿美元。
特朗普想用关税制裁俄罗斯,结果损害的还是自己人的利益。所以美国又想出了个“二级关税”的办法,针对那些跟俄罗斯做生意的国家征收100%的关税。
这个“二级关税”明摆着就是冲着中国、印度和巴西去的,因为俄罗斯的能源大部分都被这三个国家买走了。财长贝森特还想用这招来威胁中国在谈判中让步,可人家中国根本不吃这一套。
越威胁越起反作用
从整个事件来看,特朗普的威胁策略完全起了反作用。每次他给出新的期限,俄军就攻得更猛。这次关税威胁之后,俄军直接用导弹回应,造成了200人的伤亡。
梅德韦杰夫说得很明白,这些威胁都是“迈向战争的一步”。看来俄罗斯是吃软不吃硬,你越威胁,人家越不买账。
现在乌防长又宣布要积极研制弹道导弹,这会不会引来俄罗斯更猛烈的报复呢?前线那些士兵本来就够惨了,要是再升级下去,后果真的不敢想象。
写在最后
说到底,这场冲突中最可怜的还是那些普通士兵和无辜平民。政客们在那儿玩政治游戏,受苦的却是最底层的人。
特朗普想要诺贝尔和平奖的心情可以理解,可他这种威胁手段明显不管用。俄罗斯也不是好惹的,你来硬的,人家就用更硬的回击。
200人的伤亡不是数字,那是200个鲜活的生命。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政治博弈中,真正的输家是那些前线的士兵和无辜的民众。
你觉得特朗普的威胁策略还会继续下去吗?这种越威胁越起反作用的情况,到底什么时候才能结束?欢迎大家在评论区聊聊自己的看法。